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甘泉季刊 數位時代

除了吃掉2/3棵木瓜
早餐到麥當勞49元
架上剩 一本 甘泉季刊 一本數位時代


媒体看中国 | 2010.06.30

基督教在中国:面临压力仍急速发展

据估计,目前中国基督教会的教徒人数超过了中国共产党七千万党员的总数。与1949年秋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三百万天主教徒和七十万福音新教教徒的统计 数字相比,中国基督徒人数增长了二十倍。

2001年至2007年在北京任福音新教社区主教,2007年起在北京神学院任教的德国福音新教神学家格罗尔德•海因克(Gerold Heinke)在《新苏黎世报》上发表文章说,中国基督教教徒人数的急剧增加说明基督教在中国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兴旺发展。文章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推动这一 发展趋势的原因:

"首先,作为意识形态基础的毛主义在中国已经过时,而基督教信仰超越家庭,具有万众一心的集体精神。中国社会十分以家庭为中心,但经济发展迫使千百 万农民充当农民工在中心城市打工,打破了家庭结构,教会社区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替代家庭的生活方式。

第二,中国的基督教社区以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方式提供精神解脱。例如教会集体为病人进行祷告,按照新约全书的方式把手放在病人额头上给予祝福或者通过 教会社区关心帮助那些往往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病人。

中国基督教社区增长的第三个原因是人们追求理想方向、与神的精神相遇,也追求人生的意义。在这方面,基督教社区也可以为中国当今社会提供与众不同的 内容。中国的传统宗教中,老年男子说了算,而在基督教社区,70%新入教的教徒是妇女,妇女可以在基督教组织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在中国加入基督教仍有“麻烦”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文章观察了中国官方"三自"爱国教会之外的家庭教会,发现"即使巨大压力和迫害也不能迫使这些独立教会融入官方机构,它们或多或少受到压迫,但是仍 然在地下活动,传播福音。"文章说,"在中国成为基督教徒仍然有风险":

"四世纪末,基督教就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与欧洲不同,基督教在中国从来就没有成为社会权力结构的一部分。中国人成为基督徒总是意味着成为少数群 体,会给日常生活增加麻烦,他们不得不忍受迫害。在中国,成为基督徒也是逆潮流而行。但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基督徒才富有活力:因为只有活鱼才能逆流而 上。

中国的基督教社区只拥有最小量的教会房屋和教会组织,他们是'没有教堂的教会'。家庭教会运动在自己成员的家中聚会。甚至官方承认的'三自运动'也 没有足够的教堂,以适应教会不断扩大的需求。中国的教会就象其使用的称呼一样,更多是一场信众的'运动',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会。'运动'这个概念表明 基督教在中国仍然有很大的活力,教会在继续壮大。"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编译:王羊

责编:石涛

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28日聚會

28日 1430-1530 陳寬仁 鍾漢清
1530-1730陳寬仁 王晃三 鍾漢清 (陳王對話 陳的6/8生命故事之一)
1730-1835 陳寬仁 王晃三 劉玉燕 鍾漢清(義大利麵)
1840-1940 陳寬仁 鍾漢清 (喝XO)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反ECFA遊行/李登輝怒斥馬英九沒資格做總統:

反ECFA遊行登場 大批警力進駐 【15:38】

〔本報訊〕今天下午3點開始的「626大遊行」,大批警力已進駐台北市各遊行地點,警方並表示將嚴格執法。

 反ECFA大遊行,今天下午3點號召10萬人預計4點開始進行遊行,整個活動兵分二路,「反一中大隊」從萬華火車站開始,行經艋舺大道、和平西路、福州 街、羅斯路(我在此處走散)、中山南路;另外一組「要公投大隊」則在東區頂好商圈集結,行經忠孝東路、林森南路、仁愛路,最後兩路人馬預計在5時30分抵達凱達格蘭大道。

 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及前總統李登輝都已抵達現場。其中李登輝在出發前表示,馬政府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台灣不利,呼籲台灣人民勇敢站出來,反對政府錯誤的政策。

對於這次的遊行,警方表示,已出動500名警力戒備,台北市4個分局支援,一切依法處理。

----

李登輝怒斥馬英九沒資格做總統:再這樣下去,台灣會完蛋(2010/06/26 18:33)



「這種人有資格做台灣的總統嗎?應該沒有啦!」前總統李登輝26日下午參加民進黨發起的「反一中市場、人民要公投」大遊行,他站在指揮上怒斥,台灣人民最痛心的是,馬英九總統配合中國,種種的目的就是幫助中國統一台灣。

李登輝指出,台灣至少還有一個民主制度,現在只有民主可以保護台灣,今年年底選舉用選票來反對不疼惜台灣的政府,「總統大選時,用選票選我們自己的人」。

高齡88歲的李登輝,今日下午現身民進黨所發起的「反一中市場、人民要公投」大遊行活動。李登輝先前往在萬華集合的「反一中大隊」,登上指揮車發表演說,隨後加入遊行隊伍,從萬華火車站沿著和平西路走到中華路二段,才搭上車隊往凱道舞台區會合。

李登輝向遊行群眾表示,ECFA是以中國市場為中心的陰謀,台灣要與中國簽署,應全民公投來確認,但馬政府不顧台灣人民同意或不同意,就自己跟中國談判,「這種不重視民意的結果,台灣人民要反對到底」。

李登輝直斥,馬政府跟中國簽ECFA,「這麼重大的事,居然不敢講,偷偷摸摸!」他質疑,昨天清單才公布、今天才要跟業者說明,「都談完了才要跟 業者談,根本沒有用,這種不負責任的政府,真正笑死人」。李登輝說,台灣業者被馬政府騙得團團轉,馬政府則被中國共產黨騙得團團轉,講來講去就是一個大騙 局。

「中國先把台灣的資金吸收過去,然後再把台灣的技術搶過去,最後台灣就沒法度了。」李登輝說,台灣沒法度就被中國吃掉,中國的野心很清楚。

李登輝強調,這次中國提出的條件就知道,技術是中國需要的項目,逼台灣去中國投資,不讓台灣的技術留在台灣,這就是ECFA最可怕的地方,就是現在不開放,以後隨時會開放,「擋得住現在,擋不住未來」,再這樣下去,台灣會完蛋。

「台灣人民最痛心的是,馬英九配合中國,種種的目的就是幫助中國統一台灣。」李登輝直斥,「這種人有資格做台灣的總嗎?應該沒有啦!」

李登輝表示,中國說要讓利給台灣,「這都是假的,中國要讓利給誰?」就是讓給台灣的大財團,以及在中國的台商,不是讓利給台灣的勞工、農民、中小企業、公務員。

李登輝指出,台灣還有一個民主制度,現在只有民主可以保護台灣而已,「今年年底選舉用選票來反對不疼惜台灣的政府,總統大選時,用選票選我們自己的人」。

李登輝強調,為了保護台灣的前途,為了台灣的子子孫孫有比較好的生活,台灣人民一定要勇敢的站出來,團結一致,「對馬政府的錯誤政策,反對到底」。他最後補充說,「今年年底的五都選舉要全贏!」

紀念Peter Scholtes

紀念Peter Scholtes -- 在工作中創造自豪與喜悅(待整理 待續)

該用什麼方式來紀念一下我們所喜歡的 Peter Scholtes 呢?
首先 我比較一下他的兩本暢銷書作品
The Leader Handbook 遠比 The Team Handbook (第2版改為3人合著)好
怎麼說呢
譬如說 前者各章都有"練習題"--- 它們充分發揮 Peter 的"功力"

壯志凌宵漢;
無改在山清。

Ken Su @ 雅集

初次到和清兄書齋
深感
藏書風富涵蓋廣泛
地點優異
是文人志士雅集的最好場所話

Kenny Zhang張慶麟









http://management.curiouscatblog.net/2009/07/11/peter-scholtes/
我在他的網路上做這樣的簡單留言:

Last month, I realised Peter was dead.恐

Tommorow we'll have a small meeting to remember him in Taipei.

We'll have a special issue for him in our annual conference and book.

Peter's last book The Leader's Handbook is a best selling book in Taiwan and China. I am very pleased he wrote me two letters to help me better understanding his points before the publishing Chinese version of it. Many of his readers agree it is a masterpiece. The leadership according to Peter's is with love and healing power at least.

I personally regretted I did not attend TWEDI's Wisconsin conference in 2008. I wrote to Prof. Orsini to inquire Peter's health condition then.

An aspect of Peter's character revealed in his writing and speeching (BDA's booklet). He is our "leader" in this part of world. I miss him.

這網站有三位名人
eter Scholtes
photo of George Box, John Hunter and Peter Scholtesphoto of (from right to left) Peter Scholtes, John Hunter and George Box in Madison, Wisconsin at the 2008 Deming Conference

Peter Scholtes died peacefully this morning in Madison, Wisconsin. His family was with him.



"It was a happy surprise when I found out Peter Scholtes wrote They Will Know We are Christians by our Love (link to a nice mp3 recording of the song). I think it is a wonderful song. Here are the words to that song (and a webcast is below):

We are one in the spirit we are one in the Lord
We are one in the spirit we are one in the Lord
And we pray that all unity will one day be restored

And they’ll Know we are Christians by our love, by our love
Yes they’ll know we are Christians by our love.

We will walk with each other we will walk hand in hand
We will walk with each other we will walk hand in hand
And together we’ll spread the news that God is in our land.

We will work with each other we will work side by side
We will work with each other we will work side by side
And we’ll guard each man’s dignity and save each man’s pride

All praise to the father from whom all things come
And all praise to Christ Jesus his only son
And all praise to the spirit who makes us one."

-----

They’ll Know We Are Christians By Our Love (FEL S-252) 1968


Best known as the composer of the title tune which went beyond its mainline roots to become the banner song of the Jesus movement. Despite that tune’s popularity this South Side Chicago reverend’s lp remains relatively unknown. Not so much a solo lp as a collection of his songs performed by members of his congregation. Hence a very homemade sound, with some songs like the title done almost like a Gregorian chant with folk backing. Others are performed by the Saint Brendan’s Choir who jam in a folky youth ensemble bossa nova style with guitars and flute while pounding away on conga drums, maracas, bongos, and temple blocks. A couple pleasant acoustic tunes with different lead singers. Includes selections from Missa Bossa Nova and Mass Of 67th Street (which adds sax to the mix). (Ken Scott - Archivist)


利用電腦翻譯


在工作中創造自豪與喜悅
Creating Pride and Joy at Work

Peter R. Scholtes, 1938-2009


彼得 雷蒙德 斯科爾特斯在2009年7月11日上午逝世威斯康星州麥迪遜的家中,當時人在側

彼得對愛他喜歡他以及許多從未謀面的人都有深遠的影響力多才多藝更慷慨地與世界各地的人分享在他的畢生中 - 無論是做為一名牧師,音樂家,作曲家,社會工作者,教師,社區組織者,治療師,作家,或顧問 - 彼得天生英才能將許多雜而重要的想法讓人容易掌握之,利用他對自己的信念很有自信而也能包容異者,他更珍視他在做為文化和國家樑時所建立的友誼。

Peter Raymond Scholtes died on the morning of July 11 at his home in Madison, Wisconsin, surrounded by family. Peter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ose who loved him, and on many more who never met him. He was blessed with amazing talents, and shared them generously with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Throughout his life--whether as a priest, musician-composer, social worker, teacher, community organizer, therapist, author, or consultant--Peter had a genius for making complex and important ideas easy to grasp and put to use. He was confident in his convictions, but embraced differences, and cherished his friendships that bridged cultures and countries.

彼得在20世紀 60年代的芝加哥的 South Side聖布倫丹教堂當神父時寫過讚美詩“透過我們的愛人人會知道我們是基督徒”。當時,他帶領一青年合唱團走出教堂地下室,他在尋找合適的歌曲可用在一系列的旨在讓種族之間的關係癒合為一的活動。他找不到這樣的歌曲,就在一 天寫了這首現在著名的讚美詩聖布倫丹教堂,在芝加哥的民權運動等的經驗,影響了他的一生。


Peter wrote the hymn "They'll Know We Are Christians by Our Love" while he was a parish priest at St. Brendan's on the South Side of Chicago in the 1960s. At the time, he was leading a youth choir out of the church basement, and was looking for an appropriate song for a series of ecumenical, interracial events. When he couldn't find such a song, he wrote the now-famous hymn in a single day. His experiences at St. Brendan's, and in the Chicago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fluenced him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彼得服務過馬薩諸塞州的 Lynn和威斯康星州的麥迪遜等地的公共部門之後,他在 80年代中加入喬伊納顧問公司,得以到世界各地去幫助企業,讓其員工的才能夠更充分,更人道,更有效地發揮。他撰寫了團隊手冊 (後來第2版是合著),榮登"史上100本最佳商業書籍"榜。他自立Scholtes Seminars and Consulting之後,他在1998年寫出 戴明領導手冊,它已是一本經典之作它對於績效考核制 (他認為這種做法令員工洩氣又是錯誤的)作出最有力的控訴


After work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in Lynn, Massachusetts, and Madison, Wisconsin, Peter became a consultant with Joiner Associates in the 1980s, traveling the globe to help businesses engage employees' talents more fully, humanely, and effectively. He co-authored The Team Handbook, which was named one of The 100 Best Business Books of All Time (in the book of that title). After starting Scholtes Seminars and Consulting, he wrote the classic The Leader's Handbook in 1998, which made the definitive case against performance appraisal--a practice he argued was demoralizing and wrong.


彼得經常講些他童年在伊州橡樹園(Oak Park)村的幸福故事,他有親愛的父 母和姐妹和大家庭。彼 得父母 為Lambert Peter 和 Mary Rose Scholtes,1938年11月20日出生於伊利諾州的Evanston,而他成長於Oak Park村,在那裡他讀 Ascension學校和Fenwick 高中 ,再進 Quigley 和St. Mary of the Lake-Mundelein 神學院進修他取得波士頓大 學的"成人教育暨和組織發展"的碩士學位。

Peter often told stories of a very happy childhood in Oak Park with loving parents and sisters and a large extended family. Peter was born to Lambert Peter and Mary Rose Scholtes on November 20, 1938 in Evanston, Illinois, and grew up in Oak Park, where he attended Ascension School and Fenwick High School before studying at Quigley and St. Mary of the Lake-Mundelein seminaries. He earned his Masters in Adult Education an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t Boston University.

彼得和他的妻子Peg在他們喜歡的城市,麥迪遜成家並撫養四個子女。他們那充滿愛心,狂野,活力的家中經常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異鄉人共住。彼得的幽默感和反諷是維繫全家的基石。他喜歡當父親。他的孩子所記住的家庭生活,充滿了愛,音樂,歌唱,以及行使群體決策的種種巧妙方式。他的最後幾年與孫輩相處最為快樂無比。對他們而言, “Boppy”爺爺是個集“瘋老,狂老和怪老"一身的好玩伴

Peter and his wife Peg blended their families and raised their four children in the city that he loved, Madison. They welcomed friends and strang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live with them in their loving, crazy, and active home. Peter's sense of humor and irony were a cornerstone of the household. He loved being a father. His kids remember a family life filled with love, music, singing, and elaborate ways to make group decisions. Nothing made him happier in his final years than spending time with his grandchildren. "Boppy" was "crazy, nuts, and gaga" for them.

彼得生場大病之後不得不退休,然而他仍積極參與社區的志願服務每週一天去 Meriter醫院 (他病中受過此醫院照料)協助其"日間康復方案"國會大廈廣場是他的前院,他總是盼望每週能造訪農市。他之所以能夠在家中辭世,多虧臨終關懷和溫馨 的家人和朋友們,尤其是 Fazel Hayati 的協助。

After illness forced his retirement, Peter stayed involved in the community, volunteering every week at Meriter hospital in the Day Rehab program, where he had been a patient. The Capitol Square was his front yard, and he always looked forward to his weekly trips to the Farmer's Market. The decision to stay at home at the end of his life was enabled by Hospice Care and loving family and friends, especially Fazel Hayati.

他的親人都深深地懷念他: 妻子Peg Scholtes; 姐妹 Carol Reilly 和 Mary Kay Marcum (同其夫Jim Marcum) 他的兒子Peter S. Scholtes (同未婚妻 Jenny Woods), Matthew Scholtes (同其妻Gretchen Kapperman),女兒Jenna Hansen (同其夫 Paul Hansen),兒 Benjamin Casbarro和 Abbi Alemu;孫輩 Sophia and Lilah Hansen;以及剛出生的“蓬鬆白色的東西,”小莫克。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0625 2010

周五
決定翻譯Peter Scholtes的 家庭弔文

---
Dear HC,

汽車保養時,在 Honda 修習區的免費電腦 surfing 衝網浪,
發現一個好玩的東東:
tw.yahoo.com
打入你的「漢語人行道」,再按上端選項:「部落格」,
 可以找到這一份資料:
  

相關部落格

  1. 漢語人行道:演變風貌

    hanching chung部落格排行: 第 12,817
    http://chinese-watch.blogspot.com/

  2. 那是多少「部落格」的 12, 817位呢?
4,307,782
  哈哈哈,這是大專聯考以後,個人的較好的成績了....

         Ken Su

--
Dear HC,

MV(Music Video), 怎麼我沒想到 BV(Book Video),
這下可好,中於有人製作 BV,
為作家留下歷史身影,請由此轉往 BV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0/06/blog-post_8114.html

Ken Su


******
大哥: 一袋飽滿信封套裝的發票已全對過. 其間居然有92年與96年的發票數張,真是誇張! 根據發票資料,閣下在頂好消費的發票,較有中奬的機率.一張末三位數177 只差了2號175, 一張7631一千的號碼居然只差 了 1 號7632....全是在頂好採購的......那就, 繼續努力囉! 加油.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0622 2010


*****
我大二(1972)時 同寢室有位中文系的優等生
我看他讀書和準備考試的方式和功力
就知道 東海的文學院教育"完了"
去年我回東海談事情 在文學院教室中休息
我看辦公室公告欄上的資訊之質與量
相當悲哀---高等教育 評鑑中的「待觀察」級

「待觀察」這是很有意思的說法---實際上就是警告 但是太晚了 也沒什麼意思

等 到這些「待觀察」系所脫離險境之後 又能怎樣

這些當初怎麼通過成立的呢

******
你是陳寬仁 王晃三的朋友 而你下 周一(28th)午後有空
歡迎你報名來跟我們聊天
什麼是此次的MEETING purpose呢
人生回憶 錄 意見等等之"交流"是也

******
一直自認為gmail 的搜索能力很強
不過今天戴老師去年的的一篇舊文 (還好找到)
還是讓自己思考"什麼是更好的記憶策略"



2010/6/22 hanching chung hcsimonl@gmail.com>

關於孟祥森
這是我幾月前打算寫些跟我有一面之緣朋友之一
昨天匆匆比補一段 "90年代中我看過孟祥森在東海岸寂寞生活的告白--他潤濕的 急切渴望"愛情"的獨白--2010年某次在飛往金門的飛機上 讀到他朋友懷念他的文章 ("人間副刊") 他立在一棵樹神旁 已是滿頭華髮的老哲人貌了......"
----
除了梁先生之信

Ken來信


Dear HC,

讀過孟先生「齊克果日記」、「孤獨者的獨白」,
 手上還有一本他譯的海內孤本的「狂酒歌」。
既緬懷往者,也自念如何演出最後一嘗(sic 場)煙火秀。

      Ken Su
*****
送張華
Experiment in Totality by Sibyl Moholy-Nagy (Hardcover - Oct. 1969)
此書感人 (這本的全文見Full text of "Moholy Nagy Experiment In Totality" - [ 翻譯此頁 ]
的 motto 乃取 Alice in Wonderland 首章一句

"And she tried to fancy what the flame of a candle looks like after the candle is blown out, for she could not remember ever having seen such a thing."

****
讀林文月先生寫其外祖父 連雅堂
民初 "社交"是吃飯 看戲打茶圍
現在的 可能沒戲看

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0621 2010 Life is better than Utopia

夏至 today is the summer solstice — the time when the North Pole is tilted toward the Sun.
午後1645?起大雨至1830?

kj wu 來電談 eps 3元等
******

昨晚看民視的"台灣演義"之蔡瑞月 的故事
含淚
陳文成基金會在 2007/2008利用該場地

*****

近幾天不一樣的是
NTU圖書館開館前通常一線排開 約50多人
今天麥當勞早餐又送錯 還是吃
隔座在K 類似西洋建築史
----
昨天 ABE 買的書(馬克斯與神學 輔大哲學月刊)多出自"唐山"


*****
Life is better than Utopia. p.162
--Lewis Mumford 彌留之際說的
Practic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 Biology and the Evironment
实用生态批评

十幾年前將他的西方城市史送給時瑋

*****

鍾老師:
那水梨是同事的爸媽種的,時值產期,我們決定要求她產地直銷,所以紛紛訂購。只是遇到雨期,否則會更甜。有一年拿到的梨子 是甜到黏手。
您希望我寫些陳教授的事跡呢? 我跟陳教授認識,起因是QCC活動。要把那些故事寫出來是嗎?
張智翔 敬上
---
謝謝水梨 很好吃
寫你對陳老師最熟悉的 印象最深刻的就好
*****
1992 年幫我們訂法國巴黎hotel的同事也姓Guy
所以我很早就知道它的讀法
台大外文系刊之interview

Interview with a Guy

http://ntuforex.blogspot.com/2010/05/interview-with-guy.html#links

Do you ever beat up people who pronounce your name G-ai instead of G-ee?

I advocate non violence. I just feel pity for those who can’t read French. If they want me to be their “guy” I’m willing to go along.

***
CMI評表現 醫界反彈
又是一難題

*****


L. Maholy-Nagy

Dimension of Deming
*****
孟祥森(筆名孟東 籬)先生2009921日病 逝台北,同年五月號的《聯合文學》有他的專輯,多少情,盡歸灰燼中。
90年代中我看過孟祥森在東海岸寂寞生活的告白--他潤濕的 急切渴望"愛情"的獨白--2010年某次在飛往金門的飛機上 讀到他朋友懷念他的文章 ("人間副刊") 他立在一棵樹神旁 已是滿頭華髮的老哲人貌了......
孟先生在80年 代就這樣說過:「我懂得那年老生命的空虛。」其實他是位生活家,他生命最後幾年 是在陽明山平等里中度過的,租有一起居室和一書房,據說也會有「雅集」……「時 間的美好;歲月的美好。」(孟東籬 《野地百合》,頁130, 「欣喜四章」)之聲停止了。
幾年前,東海大學校長和董事長送我一張「東海之友」,我 覺得應該將它轉送給孟先生。
「我的終生渴望之一…..只 是「寄生」在那大學校區附近。因為我喜歡圖書館,喜歡音樂會,喜歡年輕人,喜歡校園,也喜歡校園之外的小街小店。在那裡吃吃喝喝, 玩 玩樂樂,看櫥窗,買點小玩意,等下午四點的麵包烤好,或朋友來了一同去吃消夜。….
「我心中充滿了離情,對著我喜歡的校舍、道路和樹木作別;我將會懷念銘賢館(堂)前的 七棵楓樹。那是我在台灣看到過的最有「楓味」的楓樹之一;我將懷念東海的醫療室它 廊簷特寬的平房三合院,是我終生住宅的理想;我將懷念那些高聳的、在晨光中泛亮的、輕輕搖擺的樹梢,他們那樣在我眼中搖擺,分明感 覺 我是朋友;我將懷念文理大道蒼蒼翠翠層層疊疊的兩行巨大的榕樹;我將懷念那榕樹後的三合院建築,懷念那簷角的日出……」(孟東籬「隨想建 築與人生觀」,收入《素面相見》,頁173-74
1974年,被殷先生細稱為「存在主義大 師」的孟祥森先生,他和 女友就 住在東海別墅上。她幫忙孟先生從口譯錄音帶中,辛苦地謄出稿來鬻文:他經常在校 園上慢跑。
當時,他還沒寫出感人頗深的「殷海光的最後的夜晚」(逝世十七周年才補記):「從《春蠶吐 絲》(陳鼓應)中可以看出,他死前這段時間處於整個思想甚至整個人生觀的轉型期。他開使從政治轉向對整個精神文化的關懷與體會了,他 開始懂一些東方文化的空靈了,他開始開了,開始化了,他的範圍廣了,領域大了,他開始要成熟了,……。以他這樣聰慧、純真而用功的人……死在這個關鍵上,死在這個轉捩點上,怎不令人倍覺痛惜……我(殷)死後,希望在東海岸,面對太平洋,立一個碑,上寫:『自由思想者殷海光之 墓』……..我院子裏不需立碑。但我知道那塊碑放在那個位 置。我在院子裡可以看到那塊碑,我看到那自由回蕩的空氣所形成的碑,那自由回蕩的空氣,就是無形的碑,而且處處皆在。」
他一生翻譯過一百多本書,有的是四五百頁以上的。90年 代就有朋友想出版他全集,幫他籌點生活費,我搖頭,因為當時已有版權上的規定。翻譯過書的人都知道,那種"辭典不敢離手、 辭不容易達意"的壓力,所以他在1983年 底就放棄過: 「幾個月前,我決心要把我的翻譯工作結束。我不能再翻譯了,只是不能再翻譯了。我夠了,太 夠了。」(「無端」,19841月, 收入《野地百合》,頁51。)

21世紀初,天下文化的編輯請他譯科切的《恥 辱》,他感激有這種機會。(其實這是兩利,在該出版社的《30周 年出版史》中,他是譯者的代表......)


----http://hcbooks.blogspot.tw/2009/09/reik-theodor.html
Dear HC,

讀過孟先生「齊克果日記」、「孤獨者的獨白」,
 手上還有一本他譯的海內孤本的「狂酒歌」。
既緬懷往者,也自念如何演出最後一嘗(sic 場)煙火秀。

      Ken Su

Value of RMB

請撥冗來取"台幣"

學長您好
得空閒時請來小店轉一下

---

2010年6月20日星期日

China Signals a Gradual Rise in Value of Its Currency

我對錢財的看法是很幼稚的 這一趟昆山行 有萬餘元人民幣 我決定便宜賣給一位朋友

小記孫景武先生

讀WSJ的廣州各路菜色
想到的是2002年寶成郭總晏Nike
以及孫先生請我們


Profound  Knowledge
Network
Applications
Essays
Books


()訪廣州萬客隆孫 景武總經理(1998/11)

蔡士魁

Q:可否請您先介紹一下萬客隆在量販業的地位?

A:荷商萬客隆(Mekro)在量販業是世界排名第二, 僅次於美國Walmart。萬客隆除在台灣外,在大陸的北京、廣州和汕頭都有設點。其中北京已有三家 分店,而廣州也準備擴展到三家分店。

Q:萬客隆的組織編制有什麼特點嗎?

A:萬客隆是採用總經理制,組織上主要有採購處(對外)和營運處(對內),以及其他人事、資訊、財務等幕僚單 位。目前在大陸的萬客隆,供應適有八百多家,貨品有一萬五千種,項目高達二十萬種,其中進口貨大約占有百分之十。至於萬客隆的競爭對手是愈來愈多,包括家 樂福、麥得隆,以及台商康師傅、大潤發、好樂多等等,競爭壓力很大。

Q:在台灣的消費者大半是開車前往萬客隆大採購,在大陸的萬客隆在設分店有否考慮到這個問題呢?

A:大陸的消費者會自行去比較萬客隆的售價,必要時用腳踏車都可以把電視機自己運回家。所以,現階段的策略是 擴點,擴大占有率。對了,萬客隆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不打廣告,而利用註冊會名單寄發DM,它是我們認 為最有的促銷方式。當然,賣場陳列要豐富、氣勢要強;場地要乾淨;價格要便宜,這些基本的作法還是不可少的。

Q:您在海峽兩岸的萬客隆都待過,覺得量販業的成功關鍵要素(CSF)有那些?兩地萬客隆的最大差異是什麼?

A:我想成功關鍵要素是:負責採購的單位,要和負責賣場的營運單位互相配合。此外,企業內部的資訊系統也十分 重要,譬如:如何把經驗埋入銷售預測系統就和製造業的MRPC材料需求計畫一樣重要。至於兩地萬客隆 都像零售業(Retail Business)一樣,都是一種注重細節的生意(Detail Business)。尤其在大陸,更是要掌握得鉅細靡遺,更需要Hard-Working,巴不得一天有十六個小時可以工作。

除此之外,由於大陸目前的商業人才不夠充裕,普遍說來,員工的Business Sense(商業意識)也還不夠。譬如:在賣場上要有人盯、要員工主動補貨或撿拾垃圾的習慣也都有待努力。我有時急 起來也會罵人,不過大陸的員工對主管的要求意見會比較多,所以在工作上就要多去傾聽,並作反應。雖然萬客隆對內部人才的培訓已經很重視,但是我覺得還要有 更大的耐心。

Q:在大陸萬客隆的消費者,對商品的品質意識如何?

A:萬客隆在大陸一樣有「十四天內瑕疵品可退換」的作法,結果退貨率和總金額和台灣相差不多。也就是說,大陸 消費者對商品的品質意識並不差,只是在作事的品質,差異較大。不過,他們許多國產品,口碑很好,所以說:產品品質還是可以被要求出來的。

Q:您在萬客隆的經歷很特殊,可否簡介一下呢?

A:是的,我在十年前進入萬客隆擔任資訊處長,四年後請調到賣場擔任百貨經理,再升為店經理、營運總監、總經 理。至於未來的生涯規劃,我倒是沒有想太多。因為我目前一心只想帶領部屬往前衝,公司成長了,機會自然就多了。如果說我過去在北京萬客隆是另一種轉虧為盈 的成功經驗,如果還有機會回台灣,再來一個守成的成功經驗,那我的人生就太豐富了。

Q:很可惜,當年你把稿紙和筆都擱了下來。不過,我們很希望你能把和量販業共同的成長史寫成一本書,留下來啟 迪後進,畢竟量販業對於院校還是一門很新的學問。謝謝你接受訪問,謝謝。

()孫景武總經理與我

鍾漢清

(我們久未與孫先生連絡,不過我弟弟告訴我們他在香港看到消息報導:中秋節時,廣州萬客隆的“五十”條收銀機 一齊開動,生意興隆。)

我大概在1986年認識孫先生(James)。那時候他任AMP的資訊部經理,我是IEQC經理。他是最年輕的經理。我們的AMP日本同事很幫忙,台灣那時的營運,對日本AMP而言,有如小巫見大巫。不過 他們一板一眼地把技術引進台灣。

約一年半後,我們都離開AMP。他加入萬客隆,我去杜 邦。我最感激James到歐洲受訓時幫我買了一套E. H. Gombrich論藝術及藝術史的書,它們伴我很多周末。

後來James考慮從資訊處長降級調店長,我很贊成,因 為我自己也走上「不做生產(營運),就做行銷(不賣牛排,就賣滋滋聲)」的路,走上研發、行銷的路。

他年青、有作為,有機會去大陸,由於我做過杜邦電子事業大中華市場發主管,因此一直鼓舞他。他終有機會去大陸 一展長才。

沒想到我作了出版商生意。有人自北京傳真,要買一套書,可惜他把傳真號碼弄錯,我無法聯絡上,就托James帶二套去,一套自用,一套設法賣掉,他起初以為書去了大陸,怕被盜印,我不以為然。

James很快就打電話來說,有空上北京,有數千元書款代領。

再幾個月,他調升廣州當總經理。我送來The Leader Handbook給他,他說二、三月前在誠品已買了,他說買它後,才知道是我代理的。他從事的行業,我很不熟,他十餘年前送的貴賓証,我都轉送同 事使用,我記得約1989年左右,杜邦的同事愛用“會員卡,一則說,老鐘,這會害死人,一去誘惑太 多,沒數萬元無法出場。

這行業就是有這樣大的魅力,各國皆然。我錄一下《日本經濟史第八冊:高速增長(19951980)》(安場保吉等編,三聯書局譯p. 322。)

「服務業中,首先登場的新事業便是自選市場。大榮早在1957年即開張了第1號店,並以廉價多樣為宗旨,迅速拓寬了業務,而且在以後15年 間,成長為我們最的大連銷商店,日井、UNI也相繼出現……Peter Drucker說:日本零售產業的建立是該國近代化最重要的基礎建設,這點值得我們深思。

台灣也很精彩,以全國最優秀的品質雜誌《消費者報導》19987月份的〈中地區量販店服務品質調查〉為例,去年11月有11家,這次已增為13家,可是在報告中「發現業者在公共安全,購物環境部卻隱藏許多危機。」

我認為James所從事的行業極重要,不只要重視商場的 決定,背後的價值溪流更重要(詳新書《精實系統革命》中的英國Tesco等個案),也是眾人安全、便 利等重要的生活品質指標。

-----
幾年前 知道James 的女兒在外國車禍
竟然沒打電話去安慰他
很內疚

China's Cooking Crossroads

In Guangzhou, two hours from Hong Kong, cuisines from dozens of regions thrive


Guangzhou, China

[ghangzhou] Alamy

A typical refrigerator in Guangzhou wouldn't hold enough for a meal, say residents here. Many housewives, insisting on absolute freshness, make two trips a day to the market. Live is even better than fresh, as cages of chickens, ducks and pigeons, and tubs of squirming fish and eels, attest.

A Gourmet's Cheat Sheet

See a printable list of Guangzhou restaurant names, addresses information and some key dishes to try.

China, of course, is so large that a tour usually can take in only a fraction of its many cuisines, which often differ from village to village. One solution: a visit to gourmand-minded Guangzhou, only two hours by train from Hong Kong, and its smorgasbord of cooking imported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Once dilapidated and debris-strewn, Guangzhou is a 12-million-person mix of high-rises and beautiful parks, as well as outposts of familiar global hotel chains. There's a daily nonstop flight from Los Angeles. True, for foreigners there isn't a lot to do except eat, but this southern hub, once known as Canton, is prosperous enough to cater to any eating fanatic. (The skyline is pictured above.) Some of the restaurants, like a two-story seafood place, can seat many hundreds—and still can't handle the crowds. In five days, I sampled eight cuisines in my trip to Guangzhou, ranging from Shandong to Huaiyang vegetarian, but I could have gone on for weeks.

The markets of Guangzhou, where people eat almost everything that moves, are as interesting as the restaurants. On a previous visit, I ran into housewives plowing through cages of puppies and kittens to pick a particularly tasty-looking one for the stewpot. This time, luckily, all I saw was partly skinned alligators, long unidentifiable animal tails, a cage of live snakes and many animal heads.

My guide through the labyrinth of Guangzhou cuisine was 45-year-old Guan Sihong, who reminded me that in this city, it helps to have an open mind and a strong stomach. One day, when I came a little late to a restaurant featuring cuisine from Shandong, a province on the northern coast opposite the Korean peninsula, Ms. Guan had already ordered the restaurant's great specialties: a stew of pork intestines and a plate of roasted pigs' feet. "I can never write about these," I protested. "Americans would never order them." Ms. Guan wondered how anyone could eat the loin of a pig but reject the intestines. At a Sichuan restaurant, it pays to be brave and order saliva frog—so named because it makes your mouth water.

Here are some of the cuisines—a couple totally unknown to me despite my many trips to China—that I sampled:

台北市花大錢的道路資訊系統是大浪費/ 什麼叫 "路平"?

台北市花大錢的道路資訊系統是大浪費
你看它們顯示的
多為可讀性很差的口號
*****
可以在網路上取得各縣市的"路平"資料
什麼叫 "路平"?
日本是白去了 郝市長

2010年6月19日 星期六

0620 2010

撿讀楊澤博士的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才 知道這本書現在(2009?2010?)才有英文本

----
無意中翻到幾年前買的名著: Jacques Le Goff 著《路易》(Saint. Louis. 1214-70)
【許明龍譯,北京:商務., 2002 】,製作翻譯都用心,附索引。就看看它。跌入中世紀之時空。
趁機讀些相關之資訊。譬如說,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Saints
說保皇派都選「路易十四」(他的傳記,
可參考北京商務翻譯的伏爾泰作品)當模範而非他。其中 "….it is perhaps a matter
of regret that French royalists often looked for inspiration to the
reign of Louis XIV rather than to his…."

***

許老師的四書

早上我簡單地與許老師通一電話
我想許老師最需要的是找一出版社
他們的"鞭"輯可以開始與許老師"互動"給意見 打氣 one book by one book
聯經是許老師舊識 所以許老師似應給林載爵先生一通電話 了解總體(四書)的想法
幫助許老師同時進行一些內部公式 fomal procedures
在一月之內決定是否要進行下一回合詢問 (允晨 臺大 牛津) 等等 這些希望在3個月內"定案"

這些只是我個人想法 寫出當許老師參考-- 作為作者 可以對出版社提出許多支援服務

《hc的戴明領導手冊》

hc的戴明領導手冊》

1998-99年我在譯 Peter R. Scholtes《戴明領導手冊》 (The Leader Handbook: Making Things Happen; Getting Things Done) 時,或許也想過自己寫一本類似的書。畢竟,我在1986年就編譯過後藤清一等人的領導學。
1990年我讀過 Leadership is an Art 一書,印象頗深刻。
然而,從1999年至2010年 我只是零星與片斷地思考它。 譬如說,真正的戴明博士哲學下的領導學是什麼 ?

上個月,曾經思考再版《戴明領導手冊》。等到我知道 Peter R. Scholtes已於2009年過世、我甚至認為紀念他的最好方式就是寫出自己版本的《hc的戴明領導手冊》。

當然 Peter R. Scholtes的書是佳作。這豈不是更大的挑戰?

西方或非洲有一句話: It takes a villiage.

一本書也一樣需要一個共同體協助!!



目錄



東西管理史的回顧與展望(Train Wrecks and Bad Radios/How We Got Where We Are)


論語與算盤

「一手持論語,一手拿算盤」

闡述東方企業經營最高理念「士魂商才」的奧義

【關於本書】本書作者澁澤榮一是日本近代史上一位傳奇性人物,他曾在德川幕府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 喜擔任家臣。德川幕府垮台,明治維新政府成立,他被延攬進入維新政府工作,他的表現及能力使他在短期間就升到大藏省(相當於台灣的財政部)少輔事務次官,明 治六年(一八七四)因為與其他政府部門意見不同,他隨同大藏省大臣井上馨一同辭官而投身實業界。此後他就在企業界發 展。現在日本許多重要的企業都是他一手創立,後來日本人尊稱他為「日本企業之父」、「日本近代化之父」、「日本實業界及金融界之父」、「日本資本主義的指 導者」、「日本近代企業的精神指導」等,可以說是建立日本企業現代化的主要人物,顯示他對日本企業界影響之大。他的著作《論語與算盤》在一九二八年作者七 十四歲時出版,不但在日本造成轟動、廣為流傳,在台灣也有幾種不同的翻譯版本,成為企業界爭相研讀及學習的經典之作。

本書涉及範圍十分廣泛,坊間對本書已有許多評述及介紹,但多數集中在作者的為人處事、道德修養、 企業管理,特別是強調作者對於「論語」與「算盤」的基本觀點,也就是經營企業時仁義道德與生產得利絕不矛盾之看法,可是忽略了作者在書中所表現出來的強烈 國家及社會責任的觀念,值得加以進一步闡釋。

【關於作者】澁澤栄一,一八四○年生於日本埼玉縣,年輕時曾為「尊皇攘夷論」而奮鬪,也曾為「倒 幕運動」而奔走。後成德川慶喜之家臣。二七歲幕府任命為遣歐使節團之一員,考察歐洲諸先進國的產業和經濟制度。一八六八年歸國,次年任職於明治新政府的大 蔵省(相當於 財政部)改革 租稅及貨幣,並確立銀行制度。一八七三年,三十三歲時進入實業界發展,創辦日本第一家銀行─「第一國立銀行」,及王子造紙,共同運輸(現在的日本郵船)等諸多企業,其他設立相關企業有五百 多種,可以說他是日本明治、大正時期財經界的領導者。殁於一九三一年,享年九十一歲。



新領導能力的建言 (The New Leadership Competencies)



系統思考:廿一世紀領 導的靈感及源流(System Thinking:The Heart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eadership)


完成日常生活 (Getting the Daily Work Done)



使工作有意義、目的、 方向和匯流點(Giving Meaning, Purpose, Direction, and Focus to Work)


突破式改善 (Breakthrough Improvement)


掌握變革:改善、進步 和成功的衡量(Keeping Track:Measurements of Improvement, Progress, and Success)


由〝問些好問題〞來領 導(Leading by Asking Good Questions)

Peter Drucker the father of modern management has always stated that “communication is what the listener does. Whether we believe that we have communicated effectively is irrelevant, it is on how the message is passed to the receiver.”


不用考績也可以有高績 效(Performance without Appraisal)
Ravitch: 'Are we in an era of National Stupidity?'
Washington Post
If it is the latter, I recommend that they read the writings of W. Edwards Deming, the management guru, who steadfastly opposed merit pay because it ...


下一千年的領導學:本書的四十七個領導習慣 (Leadership into the Next Millennium)



******


講 leadership 的書要有許多意義深遠的故事
Leadership is an Art 的前言和結論都講一故事 前者講他自己公司擴建時的高度差錯的教訓 後語講英國著名建築物 Wren之故事

在另一本Leadership Jazz 的結論

(some excerpts

“A jazz band is an expression of servant leadership. The leader of a jazz band has the beautiful opportunity to draw the best out of the other musicians. We have much to learn from jazz-band leaders, for jazz, like leadership, combines the unpredictability of the future with the gifts of individuals.”

“Leaders certainly need to know where they stand. But how do leaders stand? A sound philosophy isn't enough; we all need to connect voice and touch. So much discussion these days talks of ethics as a legal line in the sand, a prohibition against certain actions. But leadership is constructive, the right actions taken in the context of clear and well-considered thinking. The active pursuit of a common good gives us the right to ask leaders and managers of all kinds to be not only successful, but faithful.”
作者講牛津大學創立於1379年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w_College,_Oxford
它在數白年之後一根梁柱朽了ㄅ
必須更換
這沒問題
數百年前那些不知名先人早在自家森林種了橡樹
給後代利用......


Motto

The College's motto, created by William of Wykeham, is "Manners Makyth Man". The motto was in many respects fairly revolutionary. Firstly, it was written in English, rather than Latin, which makes it very unusual in Oxford, and is especially revolutionary considering the College's age; even St Catherine's College, founded in 1965, has a Latin motto ("Nova et Vetera": "the new and the old").

Secondly, the motto makes a social statement. While it might initially seem to be suggesting that it is beneficial to have good manners, this does not really capture its full scope. What it really means is that it is not by birth, money, or property that an individual is defined, but by how he (or she) behaves towards other people.



四通人才及戴明MBA(1998/12)

(一)四通

黃先生是某公司品課長,有天從觀音工業區來這兒買書。他說要向公司同事訓練。閒聊起來,知道他是學機械的。我 向他說去年到研華科技上課,品管處長向我說了一句意味深遠的話。

他說,業界極缺三通人才(經理):1.要有堅實的技術背景2.要懂得品管3.外語要行。這是任何行業都迫切需 要的。

我說,品管大師朱蘭(J. M. Juran)說下世紀是品質世紀,並作了許多50年後預言, 即上述三通人才會變成“學校”課程。品管人員會像今日財務會計人員般更“專業”。

其實我認為應要有戴明所謂的淵博知識系統的修養,來“領導”轉型。我稱此為四通人才,計畫明年弄點“四通精修 班”,你如有興趣,請與我連絡。

我並同黃先生說,每位人一生應寫出一本自己的心得作品(心得帖,日文)。日常行事當是修練。黃先生說他們修 禪。我向他說,戴明說的“個人轉化”是“四通”加上“禪”的悟。

記下這段因緣供大家參考。我們希望為社會造一些能「四通八達」的人才。希望這理念能有機會實驗。

二、戴明學者MBA

戴明博士在著作《轉危為安》與《新經濟學》中,對歐美的商學教育頗多微詞。他在紐約大學的史塔恩 (Stern)企管研究所作教近五十年,當然知道企管所多教些「過去及現在」的迷信及實務,而不能該學生學會用「規劃」來管理──他的「規劃」,就是持續 地學習,轉動PDSA(計畫、執行、研究、矯正)──而非只會以膚淺的數字、成果來管理(他說,數字要考慮變異以及定義是否有準則可衡量、作決策、運作、 溝通。)

換句話說,現代商學教育中,多傳授資訊(情報)而非可預測(predictions)未來之知識。資訊再多, 即使看盡天下書籍、報刊、電視等等,對管理學最重要的預測無能為力;由於「無知(於他的淵博/深遠知識體系),所以決策、行動結果常適得其反(如他的「紅 珠實驗」及「漏斗實驗」等寓言所示)。當然,他對當今管理者不想多「認識管理的主體為人,而非財務科技」等,也頗多批評,因為他認為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務, 就是要致力於了解每位同事的價值觀及優先序,也就是要善體人意。

總而言之,美國企業教育全世界最發達,可也是美國的一大危機,必須從「崇尚設定數字目標式,改為理解改善過程 (流程)的各種原理及方法」。也就是要能整合基本的「系統觀(追求互動下、合作下的最佳利益)」、「變異觀(凡事都有變異、共同原因 vs. 特殊原因等)、「知識/持續學習的理論(科學方法及PDSA等)」、「心理學(團隊及個人“樂在工作”的根本原因等、個人、社會及轉型心理學)」。他把上 述學問、修練,稱為「淵博知識或深遠知識(Demings Profound Knowledge System)」,應是企管教育的主軸、重心。

上面談的多為道理,那麼,戴明具體的建議是什麼呢?首先,教育必須使「師生」都能樂在「教」、「學」,沒有分 數及考績的恐懼(所以哈佛企管研究所已於前年廢止其行之數十年的強迫當掉四分之一的「內部競爭」惡習)。然後,要把本科的知識,融入「淵博知識體系」中整 合,即除了專業科目之外,學生該修些共同科目:經濟學、統計理論、幾種語文(至少二年)、一些科學(至少二年),注意當今為科技、創新之「新經濟紀元」, 而且科學為知識之本源。

如何落實上述理念呢?作法上以紐約的幾所著名大學最精彩,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供有心人參考。我們「華人戴明學 社」的“願景”就是在十年內的大中華區,能有「共鳴」單位。

紐約大學的史塔恩商學院,自戴明博士逝世後,成功地向美、日各大企業募款設「戴明紀念講座」,聘請諾貝爾經濟 學獎水平的教授「發展之新理念」等。哥倫比 大學商學院的「戴明中心(八O年代成立)」,大力推行以戴明理念為主的新課程,如「信任的經濟學」等。最有特 色的是福旦(Fordham)大學的「戴明學者MBA」(The Deming Scholars MBA Program)。它由「戴明學院」董事歐西尼博士(戴明在紐約大學指導的博士生)主持,全程由全世界的戴明學導師(masters)及單位協助,例如英 國愛伯丁大學的柯立奇( David Kerridge)教授會定期支援,例如每年十月十一日半年會前一周,向MBA學生講演。紐約大學更有「分析性研究」等專題講座。由於這MBA學程是戴明 學的重點,很有特色,值得稍作介紹:

這套課程的特點是把公認的MBA核心課程融入「淵博知識體系」,並發展出獨特的學習五循環(請參考戴明博士四 日談第一百四十三頁。)

*****

領導的轉移Tony Hayward got his life backBP Chief Draws Outrage for Attending Yacht Race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6/19 2010

6/19
睡88號 (64號熱) 整理點 LEADERSHIP
翻一下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Toward Effective Risk Regulation STEPHEN BREYER
是1992年的Holmes 講座
麥當勞 49元 注意到牆上的"洗手" " 油" SGS 餐廳CHECK..... 超級144/149元 送Cock-Cola杯
NTU 兩位朋友蹓狗 一日數回 黑的白的都好 紅絲帶
農場蝴蝶多 圖書館 (排隊數十名)前草地燕子10多隻 樹幹上有許多實驗標記
餐廳取出 NEWSLETTER 放桌上 後來就有人看
電腦 當機 老先生說必須用鐵錘敲

*****
早上 忠信兄來電談數十分鐘
我原先就想寫一下 meeting purpose
不過現在許老師沒空上來 "會"不成
我先簡單 寫寫我原先想法

首先 許老師的書--包括最近談的四本---最好找同一家出版社 這樣會有加乘之效果
我原先的想法 是我們3人當"代理人"兼"校稿者"
希望在暑假決定一家出版社 : 聯經/允晨/牛津 (這可能要符合其程序/審查要求)
如果不成 我希望(9月)做一決定 由"我"出版 (條件約同上述出版社)

現在 我希望或許我們可以採用email討論之方式

*****
Ken
謝謝您的許多資訊
當然朋友越多越好
我尤其盼望能讀你的The Leader Handbook 校書---我自己也有一本校書
如果你真的找出遠比我多的問題
我 考慮將該書出版修正版
----
為whs 約 tony
***

似乎覺得關於"兵工系統"等等領域 都應該"重寫"
(我跟他說 借他雷將軍的回憶錄 將趙鐵頭等的中鋼創立事績都寫出了 可是沒有趙先生在東海的演講般 transforming 它改變我產業之志)
我還建議他妹妹的英文譯稿 可在家族先傳閱 將英文修得更好

一 句話 "我看"整本書的校正稿在10月份再給相關者 目前我手中無任何稿

*****
三呆兄前年的出書計畫不知怎回事了 甚念
(張文亮先生的書 兩周前我們談過的 只是"我大學(中原)生生活"
看來 必須要求所有冠"榮譽教授"者出回憶錄
按 上回民德兄說 如今論文氾濫成災 四似有必要要求升上教授者 只能再發表5篇論文
--- 我忘記跟他說 H. A. Simon 死後還留一些論文 他的家族將它們發表在比較無名的專業刊物 每位主編都寫感謝信 .....)

我認為之所以沒專書
主要的原因是你是"完美主義"族
忘掉自己說的 "先求其有 再求其好"
我則反是 雖然我手頭還有約8本譯稿待出

我說一故事
今午我碰到D公司朋友Ken 他在1999年買過一本書 (我賣出3500本)
他 說該書之錯字等頗多
我給他的信:
"謝謝您的許多資訊 (除了書之外 還有介紹朋友)
當然朋友越多越好
我尤其盼望能讀你的The Leader Handbook 校書 ---我自己也有一本校書
如果你真的找出遠比我多的問題
我考慮將該書出版修正版"
(當然我自己也開始寫我的書)
*****
昔日在東海讀 Camus 之 The Plague
印象中最深的是書中有一人 發誓寫書
不過 似乎老是在"第一段"的文字障中迷路

*****
我很佩服Dr Deming 的筆記和貢獻
上次與寬仁師喝咖啡時
說Deming "鞠躬盡瘁"
他說物 理學家費曼也是
(然後他接 集集兵工廠的邀請電話)
我心想 這 我的文章
豈不是要再加幾筆



細說莎士比亞論文集
的問題


European Business Week | 18.06.2010 | 16:30

Corporate team-building through music workshops

A company offers the chance for corporate groups to work together, have a bonding experience, and write the songs that make the whole room sing.

獨行俠 與 合作學習

看到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想起陳寬仁老師說(昨天)我是品質界的獨行俠---認為對的 就一直做下去
*****
既然 我是"獨行俠"
又如何談"合作學習"呢?---這是我們在 www.deming.com.tw 所說的

我想可以從"做中學"
晃三兄幾年前似乎說過 他65歲之後出書只能"合作"
我現在給他一個 project

寬仁師 "前天" 說 我必須為他的回憶錄寫序 交待一下這本 陳寬仁八分之六(2010) 的來龍去脈

我說 我的輩份太低
應該請晃三兄寫 而且他很擅長寫序 (忠樸的書 張文亮的書 我以前介紹他為全腦學習寫的序......)
換句話說 他必須寫兩篇----自己的一篇 再加上合作的序

我能給晃三的 input 是
我過去十幾(或數十)年
一直鼓吹人人應該寫自傳 (因為我是胡適先生信徒)
不過成績不理想
似乎只有陳老師最能落實 (還出 中英雙語版)
有時候 甚至於 self- doubt
自己的自傳都可能放棄

現在陳老師再次展現他的 integration 之功力 (我們統計一下 品質人語 (2000) 一書的眾多友人之助筆就可知道)

世博会"臥遊"即可

我上周五去過 沒拍照 似乎也不會比這些好
我建議大家"臥遊"即可
上海世博会开幕的一个月以来,园区参观人数与日俱增。独具匠心的外观设计成为了各个国家展馆最夺人眼球的名片。


摄影:王尚, skingkay(点击此处查看更多作品)

提 示:鼠标点击图片可翻页

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 殿堂”。这些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所有的触须将会随风轻微摇动,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 色彩。

法国馆:展馆被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线网“包裹”,仿佛“漂浮”于地面 上的“白色宫殿”,尽显未来色彩和水韵之美。

美国馆:展馆外观如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 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入口处巨大的绿色藤蔓搭建成凉亭,右侧有人工瀑布“飞泻而下”。

德国馆:外墙包裹透明的银色发光建筑膜,主体由四个头重脚轻、变形剧烈、连 成整体却轻盈稳固的不规则几何体构成,阐释了“和谐城市”的主题。

意大利馆:展馆设计灵感来自上海的传统游戏“游戏棒”,由20个不规则、可 自由组装的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意大利20个大区。整座展馆犹如一座微型意大利城市,充满弄堂、庭院、小径、广场等意大利传统城市元素。

澳大利亚馆:展馆流畅的雕塑式外形如澳大利亚旷野上绵延起伏的弧形岩石。外 墙釆用一种特殊材料,颜色随时间的推移日渐加深,最终形成浓重的红赭石色,宛如澳大利亚内陆的红土。

俄罗斯馆:由12个塔楼和“悬浮在空中”的立方体组成,外形设计类似古代斯 拉夫人的小村落,象征着生命之花、太阳以及世界树(斯拉夫人枝叶繁茂的橡树)的根。





































日本馆:展馆又称“紫蚕岛”,极富个性的外观宛如拥有生命的生命体。馆外覆 盖超轻的发电膜,采用特殊环境技术,是一幢“像生命体那样会呼吸、对环境友好的建筑”。

印度馆:印度馆的建筑灵感来自位于艾哈迈达巴德的Siddi Syed寺,它不仅有一个巨大的赤红色中央穹顶,造型类似著名的泰姬陵,还将是一个集多元宗教特色于一身的建筑。

巴西馆:巴西馆的设计灵感来自北京奥运会的鸟巢,展馆使用可回收木材作为装 饰材料,是一个“碧绿的鸟巢”,也宛如繁密茂盛的热带丛林。

罗马尼亚馆:罗马尼亚馆的苹果外形和标志文字“GREENOPOLIS”体 现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以及针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问题的以知识为本的解决方案。

捷克馆:外观体现了捷克首都及历史中心布拉格的风貌,外墙为白色,表面覆盖 由硬橡胶制成的冰球。在捷克馆白色的外墙上,遍布着黑色橡胶制成的“冰球”,拼出了布拉格老城区的地图。捷克多次在国际重大冰球项目比赛中获胜,捷克希望 通过冰球体现该国的特色。

冰岛馆:冰岛馆的外墙将布满冰晶的图案,夜晚,在灯光的映衬下,这些冰晶的 图案栩栩如生,与冰岛冰天雪地的自然风光极为符合。

西班牙馆:西班牙国家馆为上海世博会面积最大的自建馆之一,参展规模之大也 创下西班牙参加世博会的新纪录。整座建筑采用天然藤条编织成的一块块藤板作外立面,整体外形呈波浪式,看上去形似篮子。

新加坡馆:展馆仿佛一个即将开启的音乐盒,参观者还未入馆,就能听到来自馆 内的悦耳音乐。内部形状各异的展厅,通过缓坡和楼梯巧妙地连接起来。

韩国馆:展馆外立面以立体化的韩文和五彩像素画装饰。远观展馆,由几个硕大 的韩文字母连接而成;近看外墙,则为无数凹凸有致的韩文字母。

瑞典馆:展馆是一个由四个立方体结构组成的十字布局建筑,从上往下俯视犹如 瑞典国旗上的十字图案。建筑外墙呈现象征城市的网格,内墙则布满了大自然元素。展馆外墙平铺开来就是一张艺术化的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地图。

葡萄牙馆:展馆用大量环保天然的软木筑成外立面幕墙和展区墙壁贴面。软木是 一种具有葡萄牙特色的材料,不仅环保而且可以回收。

挪威馆:展馆由15棵巨大的“树”构成,模型树的原材料来自木头和竹子,并 可在展后再利用。观众将被引入挪威自然地貌所形成的氛围,感受城市脉搏、城市人的开创进取和休闲生活。

越南馆:展馆以可持续使用的竹子为主要建材,彰显越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 精髓。波浪形的竹子外墙使人联想起蜿蜒的河流,还可以有效减少太阳光多余的热量。

波兰馆:展馆外形抽象且不规则,表面布满镂空花纹,仿若民间剪纸。色彩变幻 的光线穿过剪纸图案在馆内营造一种明暗错落的效果。

土耳其馆:土耳其馆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世界上最古老的村落之一 Catalhoyuk。展馆拥有红色的镂空外墙,米色的墙体,以及表现打猎场景的动物雕刻。

哈萨克斯坦馆:展馆采用张拉膜的材料及玻璃幕墙,体现出哈萨克斯坦现代建筑 的特点。

沙特阿拉伯馆:展馆形似一艘高悬于空中的“月亮船”,在地面和屋顶栽种枣椰 树,形成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

拉脱维亚馆:展馆的外墙以森林、海洋、陆地、天空、风等为设计元素,由1 0万个彩色透明的塑料盘组成,微风拂过,塑料盘在空中随风摇曳、闪闪发光。展馆入口是一个向上的螺旋形楼梯,寓意人类生生不息的发展。

乌兹别克斯坦馆:展馆外观采用波浪形镜面结构,通过光影变化呈现不同的色 彩。入口处由许多青绿色的正方形图案组成,并镶嵌着八角形的民族装饰。

塞尔维亚馆:展馆在传统的塞尔维亚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以体现编织工艺为外 观设计理念。造型极具现代感和空间感,外墙上大量的LED在夜晚会呈现出绚丽的灯光。

卡塔尔馆:展馆的混凝土外墙上布满了卡塔尔特色的艺术图案,让人想起卡塔尔 的标志性建筑——巴尔赞塔。该塔曾是太阴历的观测平台,也是采珠人和渔民归来的信号塔,代表了卡塔尔人的辉煌记忆。

印度尼西亚馆:展馆顶部数十根竹子穿墙而出,这是印度尼西亚传统与现代生活 方式相结合的标志。展馆通过采用木头、竹子等一系列天然环保材料,展示印尼对自然资源的良性利用。

以色列馆:也被称作“海贝壳”,在建筑上充满着创新与未来元素,由两座如同 环抱在一起的双手组成的流线型建筑体象征着以色列的科技与创新。

8/30